隨着全球多國逐漸走出疫情,經濟重啟加上央行和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巨額刺激措施,通脹壓力已在醞釀。直到去年2月俄烏爆發戰爭時,國際商品價格急升,加上內地疫情爆發而導致供應鏈緊張,全球通脹一發不可收拾。主要央行以史無前例的激進緊縮步伐對抗通脹,央行持續大幅加息導致加息預期升溫,國債息率短時間內急升,造成了股債雙殺。在這樣的背景下,還有哪些市場能夠突圍而出?
代表環球債市的彭博巴克萊環球綜合債券總回報指數錄得有史以來最大單年跌幅,而股市慘烈程度亦不遑多讓。在20個筆者研究範圍股市中,18個股市均在2022年錄得跌幅,只有兩個市場能夠獨善其身,逆市上升,分別為巴西和新加坡。整體而言,資源出口型經濟體的巴西和印尼,以及受惠於產業鏈從中國外移的市場如印度和東協市場的表現相對較佳。相反,債息年內由低位大幅反彈,造成殺估值現象,科技股、增長股或高估值板塊首當其衝。數碼經濟、納斯達克100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的跌幅相對顯著。另外,兩個週期導向型經濟體台灣和南韓市場因衰退預期升溫而同樣受壓,在2022年雙雙錄得接近三成跌幅。
中港股市報復性反彈後還有力再上?
放眼環球股市,中港股市2022年表現不算差,恒指跌15.5%,表現竟然優於標普500指數,全靠自11月初以來的報復性反彈。自11月初起,內地推出「防疫優化20條」,然後再有防疫「新十條」,使內地經濟快速開關,服務業最壞時期或已過去,而製造業的供應瓶頸亦可望在疫情回落後有所緩解。另外,人行由去年12月起便進行了降準和新增投放中期借貸便利 (MLF),並且持續進行逆回購淨投放,規模亦有所擴大,導致隔夜回購利率跌至歷史新低,反映人行正在進行寬鬆政策,加碼放水以配合金融16條和三支箭,支持房地產市場和實體經濟。由中央政府主導、短時期內推出史詩級的救市,再配以人行巨額放水,內地拼經濟的決心令投資者變得樂觀,是中港股市在過去兩個月報復性反彈的主因。
筆者認為中港股市近期升勢已充分計入了經濟復常的預期,但股市估值修復仍會持續,以反映更多超預期刺激和寬鬆的政策支持。然而,隨着下半年環球經濟將步入衰退,內地經濟亦難以倖免,預料出口和工業生產將受較大衝擊,兩地股市可能呈先升後跌格局。長期而言,筆者仍對中國股市審慎,並關注一些結構性負面因素的發展,如中美關係緊張所帶來的高科技產品制裁、國進民退扼殺民營經濟的活力等。
巴西、印度、東協會否再成贏家?
以港元計價,只有巴西和新加坡能夠在去年全年錄得正數回報,但印度和其他東協市場的表現相對較佳。以指數貨幣計算的話,巴西、印度、印尼、新加坡和泰國均錄得正數回報。受惠資源價格上升,儘管年內資源類股票的股價大上大落,但全年計仍能錄得升幅。印度和東協市場則受惠產業鏈從中國轉移的契機,受到外資青睞。
展望明年,筆者認為環球經濟衰退將無可避免,週期性板塊包括資源類股份將受到衝擊,但由於結構性因素如供應和產能持續緊張等支持下,相信資源股不會如以往衰退般出現大幅崩盤狀況。
另外,筆者認為印度將會受惠因中國因素而所帶來的新興市場輪動契機。由於工資優勢、政府親商環境和刺激措施,加上中國經濟由世界工廠轉型,印度一直是跨國企業分散中國業務風險、國際供應鏈中的重要市場,這角色亦將隨中美關係緊張而更牢固。儘管如此,印度股市目前的估值昂貴,使其潛在升幅受壓,但筆者認為2023年將有更合適時機投資印度股市,值得將該股市加進觀察名單上。
東盟是其中一個受益於供應鏈從中國轉移的地區。筆者預計進入2023年,該地區的增長相對仍有韌性。與歐美等主要市場相比,東盟的通脹也相對溫和,預計東盟區內央行的緊縮步伐不會那麼強硬,這對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和股市表現的負面影響應該較小。
投資啟示
以2022年10月的價格和預測盈利計算,在17個研究範圍的地區股市中,僅兩個市場的市盈率呈昂貴,意味經過去年拋售後,環球股市大平賣。不過,經過兩個月的反彈後,加上近期預測盈利下調持續,使部分股市估值由低位回升至低於歷史均值水平,最理想的入市時機已經過去。
展望2023年,港股美股兩大股市的投資價值一般。加上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筆者看好價值型和防守型股票。另外,受惠於跨國企業將生產線和供應鏈從中國外移,東盟、印度和日本等市場將會受惠此趨勢。在這種環境下,進行部署的難度無疑較高。筆者相信股市中長線發展和基本因素的關係密不可分,這些因素包括估值、企業盈利及地區經濟發展等。通過密切注視各市場和資產類別的走勢,及有系統地通過高/低配及比重還原,筆者相信2023年絕對是可錄得正回報的一年。此外,能承受高風險的投資者不妨考慮加密貨幣等另類投資,博取更高回報。